2024年1月6日,攝影師尹建豐的個人展覽《當代中國的新地景》在北京三影堂開幕。展覽呈現(xiàn)了尹建豐數(shù)年間來往于大江南北拍攝的當代中國的新地景影像。
《大眾攝影》主編晉永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馮建國,飛思總裁黃文義,本次展覽策展人、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攝影理論委員會委員趙剛,攝影家尹建豐,以及攝影家的親朋好友等參加本次活動。
開幕式現(xiàn)場
尹建豐生長在北方,東北老工業(yè)基地的繁榮、鼎盛和失落都是他的眼睛見證過的歷史,變化與歷史感隨之成為了他作品的底色,而故土的新經濟、新業(yè)態(tài)指向綿延無盡的未來,與截然不同記憶帶來的沖突感,是尹建豐作品的基本氣質。
圖像的視覺信息是攝影師留給觀者的解讀線索。尹建豐選擇捕捉充滿迷思和憂傷的瞬間,捕捉那些千年不變的東西,為沖突賦予更深厚的歷史感……以此希望呈現(xiàn)更復雜的情緒?!跋M@些平凡的敘事可以成功喚起每位觀者的情緒,激起大家的思考,推動他們尋找解讀的線索,并最終做出自己的理解,”他說。
開幕式現(xiàn)場,策展人趙剛(左)與攝影家尹建豐。
作為策展人,從事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攝影史論研究的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攝影理論委員會委員趙剛介紹說,尹建豐對當代中國的觀察,源自他個人長期的觀看與思考,在此基礎之上建立了“再現(xiàn)與再生”的個人化的表達模式:在他的新地景影像中,常常展現(xiàn)著一種“不和諧”——畫面中的很多元素不是其所在的環(huán)境中原生的,而是被生搬硬套、強行嫁接進去的。正因為如此,這些元素出現(xiàn)在那里,僅僅只是一種“再現(xiàn)”而已,進而形成了值得批判的“刻奇”(Kitsch)之所在。這許多文化符號、消費符號等等,因為各種原因,在當代中國的土地上以一種另類的方式侵入并生長,構造出一種迥異于原來文化生態(tài)的“再生”。面對這樣的“再現(xiàn)與再生”,尹建豐流露出隱隱的不安與悲傷,選擇用“再現(xiàn)”這些場景的方式,完成了他個人化的溫和但有效的批判。
趙剛表示,對西方藝術的深層次借鑒,是尹建豐作品的另一特色。尹建豐深諳西方藝術史,常以世界經典繪畫作品的精神“以畫入影”:一輪冬日之下,皚皚雪坡之上,滑雪橇戲耍的人們歡聲笑語;獨自開車來到高高大橋之下,在冰面之上悠然垂釣的男子……這些畫面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十六世紀荷蘭畫家老勃魯蓋爾(Bruegel Pieter)描寫歐洲冬季打獵和冰面娛樂的風景畫。面對這些影像,不禁讓人感嘆并思考,四百年時光過去,即使如今身處消費社會,人類喜歡玩樂的天性依然如故。
在尹建豐這次的展覽作品中,還有一類頗具個人特色的“影像背后充滿故事”的新地景,例如某一個掛著不同尋常的公司名牌的加油站,影像背后是海南曾經的一段改革往事;一棟孤獨聳立的樓房,卻有一個驚悚的社會故事……與美國著名攝影家喬爾·斯坦菲爾德(Joel Sternfeld)的攝影集《此地》(On This Site)——曾經發(fā)生過令人無法忘懷的悲劇的地點的影像清單——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的“故事影像”,無疑大大擴展了傳統(tǒng)新地景的敘事厚度,提升了社會指向的精確度。
趙剛認為,尹建豐的當代中國的新地景,揭示了當代攝影的基礎——思想,無思想不藝術,無思想不當代。這些充滿思辨的影像,秉承“社會的風景”“人為改變的風景”的精神脈絡,秉承藝術家個人的觀看、感受、思考,給我們豐富的啟示。
開幕后的學術對談嘉賓:《大眾攝影》主編晉永權(右一)、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馮建國(左二)、趙剛(左一)、尹建豐
尹建豐表示,他的作品可以理解為:雖然現(xiàn)代社會沒人能逃脫消費主義和時代巨輪的控制,但人性在,就依然有和解的空間;亦可以理解為:人的本性處境岌岌可危,隨時會被現(xiàn)代性伏擊。“選擇哪種解釋路徑是觀者自己的選擇,我作品的目的,正是通過激起觀者的情緒波動,推動他們尋找解讀的線索,并最終做出自己的理解。希望這些平凡的敘事可以成功喚起每位觀者的情緒,激起大家的思考”,他說。
部分展出作品
哈爾濱市道外區(qū)地鐵三號線施工現(xiàn)場 2022
勐臘縣曼龍勒村南臘河上游 2023
桂林市陽朔夏家村 2023
勐??h勐遮鎮(zhèn)景真村八角亭 2023
漳州市工業(yè)園區(qū)嚴氏祠堂舊址 2023
哈爾濱市道里區(qū)機場路 2023
哈爾濱市松北區(qū)中原大道 2021
廣州市佛山奧特萊斯廢址 2023
黑龍江省雪鄉(xiāng)國家森林公園 2022
哈爾濱市松北區(qū)濱江鐵路舊址 2022
廣州市黃埔區(qū)柯木塱原未來樂園舊址 2022
哈爾濱市道里區(qū)松花江支流蘇家屯 2021
作品均由Phase One IQ4 150MP拍攝
本網站及其公眾號為公益性網絡平臺,所發(fā)圖文僅供傳播信息、介紹知識、說明問題之用;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和作者。
稿件一經選用,即視為作者同意本網免費將其使用于本網或與本網有合作關系的非贏利性各類出版物、互聯(lián)網與手機端媒體及專業(yè)學術文庫等。
由稿件引起的著作權問題及其法律責任由作者自行承擔。
了解更多動態(tài),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